1.雷军与董明珠“相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来一场10亿元“对赌”?

小米汽车 落地_小米汽车售价是落地价吗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

文/《 汽车 人》孟华

当前距离雷军宣布造车的“春季发布会”,已经过去120多天了。官方层面上没有太多消息。坊间对小米第一款车的描述、生产基地、代工体系,甚至“小米 汽车 ”的名字,三不五时就来个猜想,统统没有得到证实。

但是,无论IT圈还是 汽车 圈,向来没有绝对的秘密。从公开信息上,已经能略窥小米造车的“路线图”。

目前,对于“进入 汽车 业”的战略决策,雷军一锤定音,不存在争论,对造车这件事在官宣之前就开始进行了“一定力度”的投入。

对于“路线图”本身,内部仍在讨论中,可能会有一些内部争执和试错,外界总是知道得更晚。不过,实际路线很可能比想象的狭窄和可预见。

大概率依赖“新代工”体系

官宣之后,几个细节得到澄清:

第一点,小米 汽车 业务由雷军负责,一把手工程,而非王川;

第二点,是独立子公司,相当于挖了防火沟,方便外部融资,也与当前小米ICT业务分开;

第三点,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相当克制。至少说明从一开始,小米一定是代工路线。车开始卖出两三年之后则不好说,如果建立了强大的正向现金流,也没准儿考虑自建产能。

不过,小米下场的逻辑之一,就是电动 汽车 产业链接近成熟。

此前的“蔚小理”,走的都是“魔改”代工厂模式。其中江淮还掏了23亿元,为蔚来新建代工厂。目前收回成本没有问题,但站在当时,这笔投资风险很大。如果用海马或者力帆模式,风险就转移给委托方。

自建工厂的典型是威马。威马成立不到一年,就敲定了温州生产基地,但是建厂周期长达两年,威马产品节奏被后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超过。

当然,节奏问题不能都赖自建产能导致的资金压占,但大规模固投肯定是原因之一。

现在,高举代工旗号的吉利、富士康、长城等,正在和首批客户合作。这批产品下线销量如何,决定了“新代工”能否顺利展开。就在这当口,小米进来了。这和当初介入手机和其他ICT业务的时机,如出一辙。

小米的行事作风,向来是以温和面目示人,实际下刀稳准狠。

团队架构还在组建中

这120多天,雷军团队其实没搞出什么大新闻。他们只干了几件事:参观访问、组建团队、研发先行、资本收购。

参观访问这种事,看似务虚,但若将其理解为提前拜会客户、供应商、潜在合作伙伴,务实的意味就大大强化。

这期间,雷军先后访问长安、上汽乘用车、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以及宁德时代、博世上海等供应商,还与武汉经开区官员在午餐会上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外界并不清楚,这些访问的重点,是观摩生产体系、拜访高管谈合作,还是看产品。眼下小米没有与这些接待方签下一个合作(哪怕只是框架)。这就意味着,在产能部署上,小米没做决策,还处于规划前期。所谓小米产能在合肥、武汉落地,现在还谈不上。

从团队搭建的速度也能看出来。在武汉、上海等地,小米释出多达数百个招聘岗位,但大多数都是技术岗,这很反常。

目前外界已知的小米 汽车 业务高管,包括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叶航军、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原参谋部副参谋长于锴,三人新职务尚未公开。如果造车业务大规模展开,不会只披露这几员干将。

从招聘的力度和范围看,小米 汽车 团队有一部分人选,由内部转岗得到,比例也不得而知。但是新业务不能只依赖现有的“自己人”,应无疑义。

团队搭建通常由业务拉动,将任务分解为多个方向,先罗致业务线高层(副总裁、总监等),然后自上而下,填实组织架构。

小米刚刚入局,即便代工,小米也无法回避传统造车流程,肯定需要真正造车业务流程的高级人才,把架构搭起来。这批高管,不管什么来头,大概率由雷军本人面试,甚至亲自物色。年底之前,这批高管纷纷到位后,就能更清楚地看出小米 汽车 业务的真实走向。

研发和投资先行

如今 汽车 业务团队的状况,也表明小米尚未展开具体造车业务,而取了研发先行的策略。

作为实用主义者,小米没必要再开发一次车型平台。2015年后,小米陆续申请了一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专利,但“三电”整合的技术储备,小米没有。

而智能化系统研发,是小米已有业务,组织架构大致齐全。小米正以“智能化”为突破点,在 汽车 终端智能和网络智能上大做文章。即先抓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研发,然后寻求合适的载体。

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的需求只是前奏。与其说小米抢占“智能化”高点,不如说从已有业务上着手,渐入式上手。

这样一来,小米造车的路数,和新势力以及传统造车企业都不同。

小米资本已经走在前面。6月份,小米旗下长江产业基金,领投了“纵目 科技 ”的D3轮。后者也成为了小米宣布造车后投资的首个 汽车 领域的企业。纵目 科技 称,通过本轮融资,有望在小米智能场景应用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

成立已经8年的纵目 科技 ,是一家自动驾驶系统(ADS)和驾驶系统(ADAS)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其客户包括一汽、长安、北汽、吉利和理想等。

同月,小米跟投了激光雷达创业企业“禾赛 科技 ”,后者正在研发固态激光雷达及其控制芯片。

7月,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 科技 )。该公司开发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感知系统、自主泊车技术等。

思路与挑战

按照小米如今的打法,第一辆车出来最快也得2023年底了,两年后的市场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几乎所有传统 汽车 企业,都在新能源上发力赶场。特别是合资企业,正处于刚理顺供应链、产品发布的早期,产品力还未培育到位,与市场领先者有差距。即便不考虑传统 汽车 业务积累,也比小米快了两三年。

小米推进造车业务不紧不慢的样子,如果届时想立住脚,一定是非对称打法。特斯拉已经证明,尽管造车本身的能力不及传统车企,但把车做成移动终端,赋予其 科技 定义(自动驾驶、新能源、车机生态),就能吃 汽车 的饭,还能不断蚕食对方既得市场空间。

智能 汽车 不过是大一些、移动快一点的终端。作为活跃的移动终端和IoT设备生产商,小米自认没问题。传统造车四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自有代工方搞定。而且,代工厂已经纷纷推出车型平台,电子电气架构、机械结构、电池方案一应俱全。

智能 汽车 最重要的能力是算力。车机的传感器达到两位数,收集到的数据比手机多2-3个数量级,为此需要部署一个比手机更强大的算力平台。

已经有厂家规划了1000Tops,而特斯拉Model 3的FSD单芯片不过72Tops。虽然ADAS普遍拉胯,1000Tops眼下难以发挥,但无疑是未来的方向。到了高等级自动驾驶,再叠加5G,需要的算力将翻着跟头涨。云端算力的发展,不影响本地智能部署。这一点,手机也证明了。

期待小米短时间就整合好团队,推出成熟整车,是不切实际的。小米以智能技术入手,以“新代工”(类似ICT代工)为倚仗,没有太多融资紧迫感,做出产品没有大问题。

小米 汽车 的产品竞争力,一定是有别于现有对手的。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买账。市调表明,大家对小米 汽车 的价位期待并不高。如果满足这部分要求,小米的技术成本就基本被锁定了。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文/《 汽车 人》孟华)版权声明本文系《 汽车 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 汽车 人》所有。

雷军与董明珠“相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来一场10亿元“对赌”?

撰文 | 黄持

编辑 | 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看着蔚来一路走高的股价,北京经开区的内心或许稍有了一点安慰。

在9月初小米汽车完成了登记住所位于亦庄的工商注册后,11月27日,小米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以及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两期产能各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下线量产。

尽管在雷军的心中,可能对武汉有着更深的情感,但在错失蔚来、极星中国总部再无进展后,亦庄终于在小米争夺战里笑到了最后。毕竟,在小米宣布造车的消息后,小米汽车的落地选址就成了众多城市争抢的蛋糕。

其实地方争抢汽车产业链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便最近几年,一些项目的大干快上最后落下了一地鸡毛,但大多数时候,整车基地的落地就意味着庞大配套产业链的引入、众多就业机会的解决以及丰厚的税收回报。

亦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有着北京要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不然也不会在当年向蔚来伸出橄榄枝。只是那个时间点上,也许是蔚来的命悬一线让亦庄没敢最终投下赌注。

但两年过后,和蔚来市值一起一飞冲天的,是整个智能汽车的新赛道,而拿下小米,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事实上,对于北京和亦庄来说,在传统时代里与长春、上海这样的“汽车城”相比尚存差距,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到来,格局或许将有新的变化。

小米与亦庄的天时地利人和

北京亦庄发布的新闻通稿中有这样几句表述:

“《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速经开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助力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汽车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亦庄与小米,相互成就。

北京经开区是北京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高地,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是区内4大主导产业之首,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汽车产业已实现产值14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围绕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布局了包括埃孚、德尔福、海纳川等数十家配套企业。

戴姆勒全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不久前在亦庄启用

同时,北京市在今年年初先后发布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对新能源和高端汽车产业提出了明确的支持。

在汽车产业之外,经开区另3大主导产业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具体到通讯、显示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信息安全等领域,同样都与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所需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

此外,经开区还拥有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这样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从产业环境到政策扶持都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构建环境支持。

小马智行和百度目前已在经开区部署自动驾驶车辆150余辆,并且在全国率先开启Robotaxi商业化运营试点。

所有这一切,都为小米汽车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小米汽车的落地,也可以带动经开区在芯片、计算平台、控制系统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而为了得到小米汽车,经开区也给出了以“全区之力”支持的承诺。

其实早在去年小米互联网产业园在亦庄投产时,项目负责人就曾提到:“多亏北京经开区在项目开工建设全流程及时提供帮扶,促进了产业园顺利投产。”

而经开区在介绍其全流程服务促进重大项目的“七促”机制时也表示:“当小米公司有意向到经开区投资兴业时,经开区负责产业发展运行调度的部门指派骨干力量担任‘项目服务管家’,每周以电话、微信或座谈的形式,了解企业需求,协调多部门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这样的服务体验,有理由相信会在小米汽车项目上延续。

新汽车城的机遇

围绕小米汽车落地的纷纷扰扰背后,看似雷军走遍了众多车企和地方,但其实最可能的选项,也不过是北京与武汉,前者是小米深耕多年的城市,而后者所处的湖北是雷军的故乡。

两个城市,也代表着新兴力量和传统汽车城的一个缩影,以及新兴力量在这场新的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当互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与汽车越来越深度融合时,行业前沿所最需要的或许已不再是生产制造本身,而是科技创新与数字化产业。需求的变化,也让汽车城的版图有了改变的机会。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互联网、科技创新的引领城市。

比如在技术人才储备方面,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统计数据,但从程序员常用的Github网站统计的程序员所处城市分布可以发现,北京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在全球也进入前三。

而自动驾驶领域同样是一个缩影,从小马智行的楼教主到Momenta的曹旭东,还有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文远知行CTO李岩……几乎所有头部企业都带着清华大学校友的烙印。

也许过去清华、北理工的车辆工程专业在国内同样属于顶尖,但毕竟最核心的制造基地并不在北京。而到了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北京大概就是“产学研”的贯通之地。

当然,北京在汽车领域本身也有着储备,北汽集团深耕多年,建立了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同时还有戴姆勒、宝马、奥迪这样的跨国车企在北京布局研发中心,这同样为北京可以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竞争,奠定了基础。

另一个类似的城市则是合肥。

当初投资蔚来不仅获得了资本上的丰厚回报,也一举奠定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随后合肥又引入大众汽车集团增持,成立大众安徽,建立新能源车研发生产基地。

押宝蔚来成为安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功的投资

过去很长时间里,安徽寄希望于建立“大安汽”的愿望一直未能达成,安徽也一直都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最核心区域,但工业基础和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布局,让合肥可以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聚焦之地。而在2020年,依靠蔚来的快速增长,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国的7.7%,整体汽车产量也重回百万。

而在今年安徽省印发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2021-2023年)》中提到,要打造3到5家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支持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如果说要成为北京、合肥还需要一些积淀,那么随着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也给了更多“小地方”破局的机会。比如湖南衡阳牵手蘑菇车联,正在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自动驾驶公共服务车队;比如无锡在V2X领域布局,吸引了奥迪、华为等企业在此进行车路协调自动驾驶测试。

写在最后

Auto X创始人肖建雄曾在访中对汽车产经表示:“我们今年要新增1000个工程师,但人才很难找,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研发中心开到他家门口,在人才聚集的北上广深,统统都开研发中心。”

这也代表了智能汽车时代,产业布局的走向与趋势。

而以亦庄为代表的区域,之所以能够留住像小米这样的“明星企业”,相信小米所看重的,也更多是新产业的布局,而非传统制造本身。或许,这也是让雷军忍心舍弃对武汉的情感,而留在北京的理性。

当然了,从当年放弃蔚来到如今留住小米,态度的变化也从侧面说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汽车行业变革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在企业界,经常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两个企业的当家人进行“对赌”。例如像2012年马云与王健林打赌,两人的“世纪赌约”其实是在赌未来10年中国商业形式究竟是网络商务还是实体经济为主导。当然,这一切都以两者“开玩笑”的方式进行了化解,也没有了后续。

2013年,又出现了雷军与董明珠的“对赌”,雷军说小米要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销售额超过格力电器就算赢。要知道当时2013年的小米营收200多亿,格力的营业额为1200多亿,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而当时雷军说双方约定输的人给1块钱,而董明珠直接将价码抬高到10个亿,从而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后来的结果是:小米未能够在5年的时间内超越格力,但是仅在过去一年后期营销额超越了格力。当然,对于“对赌”也没有下文,雷军更是倡导小米所有人学习格力集团。不知道是因为惺惺相惜还是英雄所见略同,或者是企业家都有造车梦,上次对决主要是针对双方的营业额,而此次两人在新能源 汽车 方面相遇,完全可以再来一场“世纪之约”。

对于雷军来说,随着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也代表了小米 汽车 正式进入新能源 汽车 行业。按照3月30日小米宣布造车开始,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设想、创立、进入、成立等关键步骤。虽然只是一家手机制造商,但是在新能源 汽车 某些领域还是有着长处,再加上雷军本人也是一个 科技 控,很多人也看好小米的造车之路。

不同于雷军的 科技 公司,董明珠不管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投资、市场等都比雷军要早。早在2016年董明珠力主以130亿元的价格收购银隆,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100亿元,全部用于银隆新能源的建设投资项目。由于配套融资的提案遭到股东大会否决,收购最终夭折。

要知道银隆新能源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力主研发和制造钛酸锂核心材料、 汽车 电池、电极电控、充电设备纯电动整车研发和生产资质的综合性集团。而在2008年的时候现在很多车企都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说眼光还是比较长远的。如果不是因为集团的管理出现问题,现在能够驰骋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并不是比亚迪,更不是特斯拉,而是银隆。

当新能源 汽车 开始发展的时候,董明珠敏锐地嗅觉到新能源 汽车 未来的发展预期。于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直想要获得银隆的控制权,从而除了在电器方面以外有足够的话语权,但是因为格力当时很多股东短浅的眼光而反对收购银隆,没有完成对银隆的“夹击”。使得银隆还是照常亏损,而董明珠个人通过不断地买买买而获得银隆17.46%的股权。

当新能源 汽车 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或许格力的部分股东看到了希望。从而在上个月月底的时候通过参与司法金牌公开竞拍的方式获得了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的股权,外加上董明珠个人的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了格力公司行使。这时,格力才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对银隆的绝对控制。

此次银隆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不知道是银隆的“福分”,还是格力的“悲哀”。

如果当初格力的股东都赞成董明珠收购银隆,那么在2016年的时候就开始进入新能源 汽车 市场,那么对应的现在很多车企可能都望其项背。毕竟一家专业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去除掉管理上的弊端,让其重新走上正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奇瑞 汽车 重新梳理了管理层人员以后走上正轨一样,只是时间问题。

而银隆也算是找到了“亲人”,有格力这个大树靠着,自然很多方面就不成问题。重塑曾经的辉煌或者延续自己的实力体现,也只是时间问题。不知道此时此刻哪些曾经反对董明珠收购银隆的股东作何感想,毕竟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而且错过了可能会错过很多事情,并不是经济效益。

这样一来,银隆完全可以按照格力的设想正式进军新能源 汽车 领域。而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当雷军的小米 汽车 正式注册落地的时候,董明珠也实现了对银隆的全面控制,下一步绝对100%的进军新能源 汽车 市场。

虽然银隆一直受管理方面的困扰而名不见经传,但是旗下的“生产链”却保存得还算完整,只需要资金、管理、保障等到位后,从打下的基础来看也是很有成效的。其实早在之前银隆作为进军新能源 汽车 的“开始”,已经量产过一款名叫艾菲的纯电mpv,售价为43万元,而且不打折。

一方面,说明银隆对于自身的产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另一方面,董明珠有了对银隆的控股以后也开启了新的战场。又一次与雷军相遇,看客们希望再来一场“对赌”,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挑战,或许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