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利联手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国产Smart来了

2.基于吉利SEA平台打造,Smart新款纯电SUV曝光

3.吉利奔驰、宝马长城角逐小型车smart落地中国 !

4.Made in China ! 下一代Smart电动车系将在中国生产

5.吉利与戴姆勒国产Smart合资项目确认落地西安

6.奔驰吉利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smart,要销往全球?

7.“吉利奔驰”Smart终于要来了,加长到4米你受得了吗?

8.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smart公司,取名为“智马达”

奔驰smart吉利代工_吉利与奔驰smart

2020年,对于很多车企而言都是决定命运的一年,更是汽车电动化进程的重要一年。于是各家车企更是一点都不敢忽视,纷纷在开年就搞点大事情。?

在去年12月份完成针对内部员工的小规模交付后,特斯拉于今年1月7日在上海超级工厂向国内第一批普通消费者正式交付了她们的爱车。在活动上,特斯拉CEO马斯克亲自到场,并亲自为首批消费者交付新车。

在本次交付活动中,共有10位消费者收到了自己订购的Model?3。在经历前段时间的一系列调价后,新车售价定格在29.905万元,其中包含了2.475万元的国家新能源补贴,并标配了基础版驾驶功能。

除了Model?3的交付仪式以外,Model?Y项目的启动仪式也同期举行。在仪式上,马斯克表示Model?Y将会是一款大家都买得起的车,并且将用新的生产制造技术。不过,除此之外马斯克对国产版Model?Y的其他消息都闭口不谈。

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国产版Model?3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并且根据此前消息显示,目前国产版Model?3的零件国产率仅为30%,在年底将会提升至100%,如此一来,售价已经跌破30万元大关的Model?3有望继续下调,对于许多需要一台靠谱电动车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

此外,Model?Y项目正式启动也意味着特斯拉方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重视,根据目前进口版Model?Y?44.4-53.5万元的指导价来看,将来国产的标准续航版车型售价或许也将大幅下调。并且得益于Model?Y与Model?3高达75%的零件共用率,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它最早将于年底面世,至于价格,那还是个未知数。

在近日举办的CES电子展上,本应发布其全新旗舰游戏机PS5的电子巨头索尼竟然不走寻常路,发布了它的首款纯电动概念车Vision-S,堪称跨界造车又一厂。

说回新车,新车的外观让教授一眼就想起之前在美国硅谷进行路试的Lucid?Air,不过Vision-S在外形上反而没那么强烈的科技感,整体造型依旧与传统轿车相似,不过在前脸处的横贯式LED灯带搭配两侧LED光源还是带来了它应有的科技感。

在内饰方面,Vision-S也不改索尼公司科技大佬本色,能塞上屏幕的地方就都塞上去,可见在车辆中控台已经被一整条贯穿式屏幕给填满,并且在后排还享受两个独立的屏幕配置,相比起略显平淡的外形,内饰才是“索尼大法”的真正体现。

事实上,Vision-S由索尼和麦格纳共同打造,同时博世、英伟达、高通以及提供操作系统的黑莓都是这台概念车的供应商,索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提供它的看家本领:图像传感器和音频系统。他们通过各自优秀的技术在车辆内外布置了多达33个传感器,将其用于自动驾驶以及优化信息系统。

不过,据索尼官方新闻发言人表示,索尼并无生产汽车的准备,此举更多是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技术,用Vision-S上实现的自动驾驶技术向外界展示自己可以成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部件供应商。索尼此举,无疑是看好在汽车技术变革时期所带来的未来红利,希望能在自动驾驶大力发展的今天搭上一把顺风车。

近日,乘联会公布2019年度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02.4万辆,同比增长3.9%。

2019全年新能源销量累计排名前三的车型分别为北汽EU系列、比亚迪元EV以及宝骏新能源,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其中北汽EU系列全年累计销量111125台,相比去年同比增长244.2%,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共享汽车、新能源出租车的影响。

同时在榜单上我们也可以见到广汽新能源Aion?S、欧拉R1两台在2019年才正式发售就已冲入榜单前十的优秀车型。不过在榜单上我们也可以看见部分销量下滑的车型,例如奇瑞eQ、比亚迪e5以及帝豪EV,虽然仍然进入了榜单排名前十,但受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产品力的影响,这三款车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根据榜单我们不难看出,相比起去年新能源车井喷式的爆发增长,今年在补贴退坡后新能源车热潮有所减弱,但受限于排放、限牌政策的愈发严苛,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购入新能源车,可预见在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并且由榜单上元EV、欧拉R1等车型的优秀销量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消费者购入新能源车型主要集中在小型车,使用小型新能源车逐渐成为更清洁、低成本的出行选择。

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日后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本次吉利与奔驰的合作也是继光束汽车(宝马+长城)后第二家与国外品牌以50:50股份成立的合资公司。据声明,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全球总部将设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并在中国和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据悉,由中国全新工厂生产的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并且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在此次合作中,最为显眼的便是纯电动smart车型即将通过新工厂进行国产的消息,目前进口smart的价格在12.28-19.89万元不等,无疑小巧的身姿与高昂的售价是相当不匹配的,所以目前smart在国内的销量一直不见起色。

而本次合作将生产的纯电动smart将依旧保持车身原有尺寸,面对国内众多售价便宜的微型电动车恐怕还是占不到太多上风。抛开尚未清楚的动力、续航参数不谈,光是在奔驰车标加持下的品牌溢价便是各大微型电动车消费者难以接受的,除非smart能够自降身段,将价格维持在稍高于奇瑞eQ等车型之上,否则面临它的依旧是较为黑暗的市场前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联手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国产Smart来了

上个月,吉利控股集团与德国梅赛德斯奔驰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据悉,新公司由吉利与奔驰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成立,所以各占新公司股份的百分之五十。纯电动版smart将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则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进行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早在吉利与奔驰传出好消息之前,去年11月底,长城汽车与宝马合作的光束汽车项目已经在张家口正式启动,预计2022年将正式量产电动版MINI。作为自主品牌中的龙头企业,吉利与长城不愧是对手的同时也不愧是朋友。无论是成立高端品牌WEY与领克,还是这次的与国际知名车企合作,都充满了竞争性与相似性。

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诸多车企纷纷加入纯电动车型造车领域。而纯电动车受续航、车重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微型车以及小型车在市场上可以说具有天生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新能源销量排行榜上能够看到不少的这两类车型。而且这两类车型也很具有发展潜力,无论是汽车行业的专家还是国家政策,对于这两款车型都很是看好与重视。因此诸多车企也开始纷纷打造这一细分市场的产品,例如长城的欧拉、奇瑞的小蚂蚁等。

虽然市场潜力不小,但是现在在售的纯电动微型车与小型车却同时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走的都是平民化路线。因此多多少少具有本身难以摆脱的特点,例如:做工粗糙所带来的质感差、售价所带来的廉价感等。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这两款车型所带来的品牌溢价能力、口碑效益都不明显,有些车型甚至被看作老年代步车。对于更具有经济实力、使用需求较大的年轻人,这两类车型在市场中并不多见。

关于如何打造年轻化、满足用户需求的纯电微型、小型车,进而重塑纯电微小型车市场,长城与吉利为我们提供了参考。首先它们合作的都是全球一线品牌的产品,它们在品牌度上要比长城与吉一个层次。除此以外,它们的合作关系是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所以吉利与长城并不会丧失话语权。吉利与长城能够在诸多国产品牌中站稳脚跟,而且如今也已经有了与外资、合资车企一较高下的实力。足以证明二者的实力,而拥有足够的实力对于它们的此次合作而言也正是好事一桩。毕竟一个母亲抚养不了的孩子,两个实力强劲的母亲一起抚养,会轻松许多。

除了品牌影响度较高以外,现在的无论是MINI还是Smart都不能算作宝马与奔驰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二者甚至可以说是在拖宝马与奔驰的后腿也不为过。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自2013年上半年,MINI因为油价影响攀登到销量6.65万之后,便一直持续低迷。虽然MINI也曾经历辉煌,为宝马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时代变化后,NIMI已经很是显得后劲不足。而MINI通病相连的Smart,更是上市21年来一直未曾盈利。虽然曾被寄予厚望,但是市场却为Smart好好的上了一课。

二者在大型车、中型车横行的市场中已经难以取胜,但是MINI与Smart两者作为小型车与微型车在成为电动车方面却具有天生的优势。因此二者的电动化之旅可以视作一场自我救赎。但是后续是否能够救赎成功,奔驰与宝马到底谁能够押对宝,还要静待2022年以后。

合作形式的相同、选择伙伴眼光的类似、打造产品的相近、电动高端化的诉求。都为长城与吉利的相争埋下伏笔,而且这也将是奔驰与宝马之间的一场博弈。此次吉利与奔驰、长城与宝马的合作,不仅关系到MINI与Smart的存亡,更关系到长城与吉利谁将能领先一步,走向下一个时代。未来,你是更看好电动NIMI,还是电动Smart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基于吉利SEA平台打造,Smart新款纯电SUV曝光

本文编辑:

2020年1月8日,近日,奔驰和吉利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电动smart,奔驰主要负责设计,吉利则主要负责研发,双方各出资27亿元,将共同致力于把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另外,合资公司由佟湘北任职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将统筹smart品牌销售、市场营销、研发、生产和售后等所有业务运营。他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曾在中国和美国等地多个世界级汽车公司任职。

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

根据规划,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其实,在一线豪华品牌与国内车企合资这条路上,“智马达汽车”也不孤单,更早一点长城与宝马合资成立了“光速汽车”,同样生产电动化Mini车型,二者说是针尖对麦芒,也让接下来的新能源市场充满期待和挑战带来变革和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喜欢国产后的smart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奔驰、宝马长城角逐小型车smart落地中国 !

近日,Smart全球销售副总裁丹尼尔·莱斯科夫(Daniel?Lescow)发表一篇文章称,Smart将着手研发一款纯电动SUV。据悉,该车型将基于吉利电动车专用的新SEA平台打造,预计于2022年首次亮相。

从前一般都是中国车企用外国平台的技术打造新车,现在的一切都反过来了。至少说明一点,吉利的技术得到了Smart方面的认可,说明吉利近些年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么此次Smart看中的吉利SEA平台究竟实力如何,新车究竟是会是什么样子呢?

先说Smart,以小型车出名的它在全球范围内颇为流行。小巧精致的外观和特立独行的品牌调性,让它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旗下多款车型销量、口碑均有不错表现。而吉利的SEA平台是吉利最系开发的一款纯电车型平台,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而随着吉利入股戴姆勒,Smart和吉利的合作就变的顺理成章起来了。比较老东家奔驰可不会专门花心思为它研究一型专业纯电车型平台。在欧洲愈加快速的推进燃油车禁售法案之际,Smart急需转型。吉利这边,全新的平台得到Smart的认可,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知名度。基于这样的情况,双方的合作就来了。

即将发布的全新纯电SUV内部带号为HX11,官方对其的定义为小型纯电SUV。尽管是小型,但是HX11的整体尺寸仍是目前Smart有史以来最大的车型,大小与MINI的COUNTRYMAN相当。在SEA浩瀚架构的支持,尺寸的增大虽然降低了Smart小巧灵活的特点,但更大的空间意味着能塞下更多的电池,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如果是保持Smart的小巧尺寸,但续航不到200Km,国内的一众入门级纯电车险恐怕会让Smart的新车没有太大的市场。

同时丹尼尔·莱斯科夫还指出:“新车将不再是传统的SUV,它将具有Smart品牌的典型品质:现代、简洁、智能。Smart将会在适合城市出行的车身尺寸与宽敞的车内空间需求之中找到平衡。”他还指出新车将使用纯电动力,能够达到Euro?NCAP的五星级标准,并且新车将在中国制造并销往欧洲。

对于Smart和吉利的此次合作从目前来看,显然是双赢的。未来在国内制造还将为国内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好上加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Made in China ! 下一代Smart电动车系将在中国生产

吉利集团顺利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后,双方合作的动作不断。

日前,吉利与戴姆勒签约仪式,共同投资54亿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用于生产奔驰smart,并且产品会同时在中国和德国设立营销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销售。

近日,奔驰smart的红色瞬间特别版正式上市,售价为15.6888万元。奔驰smart目前以进口车身份进入国内市场,国产后会更具价格优势,竞争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smart红色瞬间特别版整体外观用了“炽焰红漆面”,整车配备“BRABUS”外观和内饰套件,包含新设计的前后扰流板、保险杠以及铝合金手刹、换挡杆等。

细节方面,新车还应用了运动型踏板和迎宾饰板等营造除低调的豪华氛围,并配备了16英寸交叉轮辐轻合金轮圈。

进入车内,smart红色瞬间特别版内饰整体延续黑色调设计,中控区域配备了7英寸液晶显示屏增加了科技感。多功能方向盘、换挡拨片、导航、倒车影像等多种配置满足了消费市场对舒适驾驶的需求。

动力方面,smart红色瞬间特别版将搭载一台0.9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6kW(90Ps),峰值扭矩为135Nm。传动匹配6速双离合变速箱。在smart燃油版车型逐步退出市场的今天,这辆特别版显得尤其“特别”。

smart作为戴姆勒旗下的小型车品牌,诞生20多年来几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预估,smart品牌目前已经累计损失约40亿欧元。但随着都市年轻人对小型通勤车的青睐,有个性、很实用的smart热度不断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与长城汽车近日在江苏成立一家投资总额17亿元人民币的生产企业,将于2021年开始与长城汽车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Mini品牌电动汽车,其年产量预计达16万辆汽车,加大了在小型车市场的筹码。

现在新能源、小型车已成为全球车市发展的主流之一,smart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基础开始加速发展。奔驰品牌效益加持吉利营销网络,相信国产smart将非常有看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与戴姆勒国产Smart合资项目确认落地西安

继沃尔沃之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又补上一块重要拼图,因为他们将与戴姆勒集团于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将生产新一代的Smart电动车。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吉利控股与戴姆勒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于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未来除推出新车型外,戴姆勒旗下积极转型为全电动车品牌的Smart也将由智马达负责生产制造。

这项合作案外界并不意外,因为吉利集团吃下瑞典沃尔沃后,并购外企的脚步不曾停歇。先前更直接收购戴姆勒集团近10%的股权,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若有这层认知就不难了解为何先前有消息传出奔驰将与沃尔沃合推新引擎的新闻。

据了解,智马达将由吉利控股与戴姆勒双方将各投资27亿人民币,未来智马达总部将设在中国宁波,而在德国则会建立销售据点。智马达成立之后主力将放在生产Smart电动车款,将由德方负责外观设计,中方操刀生产与相关路测。

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成长有放缓迹象,不过各大车厂均看好中国未来的新能源车商机。而目前除了特斯拉是唯一的外资独资企业外,其他车厂都必须与中国当地成立所谓的合资公司。

戴姆勒集团之所以会先让吉利控股举得10%的股份,后又成立合资公司,一方面图的也是中国完整的电动车供应链。因为不止奔驰,其他包括V集团与宝马都积极携手中国合资企业建新电动车产线与兴建电池厂。

同时在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自从戴姆勒与当权派关系十分良好的吉利集团合作后,近几年奔驰在中国的销量也超车宝马,一路攀升,这些都是额外的合作红利。

不过中企进来针对性的收购具有高度专利能力的企业,即便暂时处于于中美贸易战的困局,但只要收购标的有治标性与技术性,相信未来收购的脚步只会更精准而不会放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奔驰吉利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smart,要销往全球?

财经网汽车讯?国产Smart西安工厂正在如期推进。

8月21日,据财联社报道,吉利与奔驰合作的国产Smart项目,确认落地西安。吉利内部人士透露,“Smart西安工厂目前进展顺利,按原在推进。”

财经网汽车就此事联系到吉利集团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吉利和戴姆勒是在去年正式宣布合作事项。

2019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根据合资协议,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

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首批纯电动汽车产品将于2022年推出。

7月27日,吉利和戴姆勒合资的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54亿元,双方各出资27亿元,各持股50%。Smart欧洲有限公司成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负责未来Smart在欧洲市场的供货、销售和售后服务。

与此同时,Smart品牌全球管理团队也正式建立,他们将支持Smart全球合资公司CEO佟湘北的工作,其中李德斯被任命为销售、市场和售后副总裁;羊军被任命为负责技术研发的副总裁;乌尔夫·内斯特勒被任命为财务副总裁兼CFO。

早在年初的时候,吉利和奔驰就共同成立了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决定将国产Smart项目全球总部落地宁波杭州湾。随后据路透社报道,Smart国产项目有望在陕西西安投产,预计年产能为15万辆。

国产Smart选定的工厂,是吉利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

吉利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于2017年11月开工,总投资201.6亿元,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物流配套等业务。按照,该项目一期将于2020年内投产,建成后年产能30万辆,预计年产值超过400亿元。

有供应商已参与Smart国产项目。

今年1月,银轮股份曾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银芝利汽车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获得吉利?PMA-2平台(即Smart项目)热泵空调项目的授权,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批量供货。并透露,根据客户吉利汽车预计,生命周期内销售额将达到6.95亿元。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表示,单从Smart销量表现来看,并不算走量品牌,但对应对双积分政策有一定助力。

公开数据显示,梅赛德斯-奔驰2019年在华销量为70.2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品牌销量69.3万辆,同比增长6.2%。而Smart全年销量仅为0.87万辆。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Smart品牌主要是面向A0级电动车市场,该市场受众主要是四五线以下城市消费者,产品集中于5万以下低端市场。他认为,Smart国产后,如果定价在10万以上,可能难以满足四五线消费者的诉求。

张翔认为,Smart品牌国产后,可开拓女性用户、家庭第二辆车等潜在市场。

周丽君表示,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以及女性用户的崛起,在代步车、共享出行等领域,Smart或有一定市场空间。

而且他认为,Smart品牌是吉利和奔驰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如果后期能促成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技术领域的合作,对吉利和奔驰是双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奔驰”Smart终于要来了,加长到4米你受得了吗?

近日,奔驰和吉利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电动smart,奔驰主要负责设计,吉利则主要负责研发,双方各出资27亿元,将共同致力于把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会让人想起前几年,奔驰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腾势,推出的首款车型上市后销量惨淡,双方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都为腾势注入了巨额资金,也没有挽回颓势。直到2019年的广州车展,腾势第二款车型腾势X上市,综合产品力相比首款车型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并将会在奔驰4S店进行销售,才让我们看到了腾势汽车的前景,但究竟销量表现如何,现在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出乎意料的是,奔驰又急匆匆的跟吉利展开了深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同时,未来电动smart不仅会在国内市场销售,还会出口到海外市场。

此举意欲何为,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舍不得smart这个品牌,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已经亏损了约40亿欧元,因为可以帮助其它车型降低平均油耗,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当下奔驰的电动化进程并不算快,电动smart刚好可以做好一个排头兵的角色,所以奔驰火速就跟吉利展开了合作,在国内生产,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成熟的配套设施,更快的解决研发和产能问题,对于这个,相信埃隆马斯克是深有体会。

同时,宝马和长城汽车成立光束汽车,生产电动MINI的消息,也给了奔驰巨大的压力,可以说又是奔驰吉利合作的助推剂。当然,吉利汽车也有自己的打算,毕竟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云波诡谲,长城汽车又在身后步步紧逼,稍不留神就会丢掉中国品牌销量冠军的宝座。为了防范于未然,肯定要早做打算。

同时长城和宝马,奔驰和吉利,也是新时代下中国品牌和国外老牌车企合作的新方式,未来各自会如何发展,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smart公司,取名为“智马达”

在很多车迷眼中,Smart是一台代步车,也是一个大玩具;是穿街过巷的小巧神车,也是改装潜力巨大的“微型奔驰”。从1998年开始,Smart始终用独特的魅力被大家熟知,精致却精悍的小风暴就这样风靡了20多年。不过现在,据说Smart要“长大”了。

Smart变大是必然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smart打算出新车了,而且不再是之前那种小巧的代步汽车,而是打算推出一款跨界车型,预计大概会在2022年底和大家见面,初步定位是一台“紧凑车型”。一石激起千层浪,变大的Smart,还有Smart的精髓吗?

据说,戴姆勒奔驰方面之所以要让Smart变大,其实也有难言之隐。近年来,随着其市场需求量逐渐下降,促使smart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形象。众所周知,作为全球汽车销量的主要贡献者,中国人和美国人向来喜欢大车,Smart越来越小众。单靠喜欢小车的欧洲和日本地区来贡献销量,Smart的未来还是很迷茫的。

Smart方面很清楚,两座的fortwo只适合没有家庭压力的年轻人,所以早在2004年,就联合三菱共同推出了第一代forfour车型,不过即使演变到现在的第二代,仍然只有可怜的2490毫米轴距,在那么小的乘坐空间搭载4个人,确实让人提不起多少兴趣。

而在中国市场,Smart售价从12.28-19.89万,这笔钱可以买一台入门级的合资中型轿车,要是去买国产品牌,甚至可以买一些7座车了,所以断然没有什么性价比的。如今,当Smart的销量只能“情怀”来支撑,可想而知销量会好到什么程度呢?

综上,Smart每年都要亏损几亿欧元,二十多年还没能很好地扭亏为盈,要是不想继续下去,各种尝试都需要体验下。所以“变大”是必然的。

竟然有吉利的功劳

根据外媒报道,Smart的新车型是不仅在尺寸上,迈进了紧凑级的门槛,还是一台跨界车,也就是说通过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一点倒是很对中国人的胃口。

全车的长度预计将达到4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拿国内销量最高的紧凑型轿车——大众朗逸来说,其长度为4米67。所以用这个标准来看,新车型虽然有所变大,但还是可能比主流的紧凑型轿车要小一些。

新车整体会沿用2012年推出的Smart?forstarts?Concept概念车的设计。从来看,即使该设计已经迟到了8年之久,而且距离实车下线还将继续等两年,但仍然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

重点来了,新车底盘是基于吉利打造的。这就要说说这层关系。

2019年3月28日,吉利戴姆勒双双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将smart打造成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这一切,当然发生在2018年初,吉利成为戴姆勒集团的大股东之后,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当时约定,双方各持股50%,纯电动smart将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现在看来,“加长Smart”的横空出世,倒是很贴合原先公布的时间表。

不错,这款Smart新车,就是戴姆勒和吉利实打实的“混血儿”,来自今年年初刚成立的?“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可见这款车型的“后台”还是相当硬,吉利集团当年也很有远见。只是遇上了疫情加上国外的各种状况,新车的相关消息才姗姗来迟。

如上所说,新车的动力会用纯电动形式,电动机+75千瓦时电池组的组合,综合续航里程预计为400公里,据说还有前驱、后驱、四驱版车型可供选择。

当然,如果这波操作受市场欢迎,预计以后的Smart车系估计连插电混动都见不到了。

不知大家记得吗?smart很早之前就推出过电动版,但因为续航表现并不理想,所以一直销量平平,而吉利与戴姆勒的这次合作,瞄准的正是新能源领域。眼下,奔驰有EQ系列、吉利有极星品牌——两家在纯电产品上都有新的突破,因此纯电的Smart,说不定真会给人带来惊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简称梅赛德斯-奔驰)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行驶获取相应股份。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根据,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未来smart产品阵容将扩展到紧凑型细分车型市场,与smart品牌定位吻合。

据了解,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其中包括戴姆勒大中华区负责人唐仕凯(Hubertus?Troska)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及吉利CEO安聪慧等。佟湘北被合资公司任命为全球CEO,将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板块。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兼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康林松(Ola?K?llenius)表示:“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我们与合作伙伴吉利控股共同筹备数月的合资公司现已蓄势待发。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出下一代零排放smart电动车型。我们期待双方继续紧密合作,将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smart具有独特品牌魅力、核心价值和全球影响力,是全球城市出行与时尚交通的领导者。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目前,smart品牌产品都属于微型车范畴,而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未来,smart品牌将向销量增速较快的紧凑型细分市场发力,不断扩展其产品阵容。眼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低迷,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此外,国产特斯拉已经开始全面交付,市场竞争将日趋残酷,国产smart能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