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周评论精选:网友为手波思域立下赌注,吉利营销预算其实不高?

2.大众凌渡汽车为什么可见度越来越低了?

3.这台6.6万起的自动挡SUV,不做广告都一堆人买?

4.思域Hatchback,能否撬开国内两厢车市场枷锁

5.都说丰田车最可靠,到底可靠在哪里?

6.雪佛兰科鲁兹对比本田思域哪个比较好?求大神帮助

7.日本车到底行不行,我想买本田思域。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下。

思域汽车广告主题曲_思域广告歌曲

撰文?|?张传宇编辑?|?老司机

国内的年轻人有福了,你现在离神车思域Type-R的距离,只差一辆思域Hatchback。

就在刚刚结束的2020粤港澳车展上,东风本田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思域Hatchback概念车(以下称两厢思域)。说是概念车,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量产细节微调版”车型,它本身已经完全接近量产版形态,只是会根据展出反馈以及预定情况,再做一些局部细节调整。

此外,还有两点重要信息值得关注:其一,在设计上,新引入的两厢思域与这一代的思域Type-R(FK8)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可以满足车主们对极致性能的需求。其二,该车将于7月正式上市,时间上先于竞品高尔夫8代。

虽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市场以掀背车为代表的两厢车型,往往被认为不够气派。但在国外某些成熟的汽车市场,掀背车却是市场的主流。比如,自1980年代初期开始,欧洲产的大多数家庭车都是掀背车。值得一提的是,掀背车也是欧洲年度车奖项的常客。

掀背车在欧洲市场流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这要归功于掀背车短车尾、大尾门的设计,大大提升了车型的实用性。比如,短车尾方便市区停车,而大尾门方便装载大型行李或运动器材出门旅行。在重视休闲、每年皆有长期的欧洲国家,人们非常注重汽车的旅行功能,因此掀背车得以在销量上超过传统的轿车车型。

事实上,偏爱掀背车并非是欧洲人的专利,在日本,掀背车也是市场主流。只不过,与更注重出行便捷的欧洲人不同,日系车企另辟蹊径,在极致的性能与操控上玩出了花样。

其中,思域是一个先行者。12年,第一代思域出世时,就是以“两厢造型”登台亮相。后续历经十代的升级演化,两厢思域凭借着更短的车身尺寸,更良好的操控基础,逐渐成为车圈“操控王、性能车”的代名词。

回到当下,第十代思域两厢版,在运动范儿方面同样没有让人失望。

如上文所述,新引入的两厢思域,在设计上与思域Type-R保持了一致。而在细节方面,两厢思域的前脸相比现款三厢版车型,在底部保险杠处做了独特的设计,雾灯区域格栅变得更加宽大,并用了类似“X”形的造型。

尾部设计才是两厢思域的设计精华。黑色涂装的后扰流板,与后挡风玻璃几乎融为一体,两侧尾灯则与三厢版保持一致。底部则加入了十分夸张的后保险杠,以及扩散器。此外,新车19寸的锻造轮毂,匹配红色活塞卡钳,在视觉上奠定了两厢思域性能、运动的基调。

参考一下海外市场在售车型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妨猜测一下,国产后两厢思域的具体配置。

如同飞度在高配车型上推出的“潮跑”版本一样,在外观方面,两厢思域或许会像美国市场的“Sport”、“Sport?Touring”版本一样,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一套或者多套性能套件,甚至也可能会像十代思域一样,在运动设计套件上,做到全系标配。

而在动力总成方面,从海外版本的动力配置来看,即将国产的东风本田两厢思域,或将全系搭载本田L15B8发动机,也即国内第一款1.5T地球梦发动机,拥有130kW峰值功率、220牛米峰值扭矩。在2020粤港澳车展现场,展车尾部220Turbo的尾标,似乎也在佐证这一点。

虽然,两厢思域在动力总成上没有太多的惊喜,但其变速箱或是最值得期待的部分,必然会沿用本田经典的CVT无级变速箱。以美国市售版本为例,高配版本的两厢思域,还有匹配6MT的手动版本选择。这,无疑将极大地增强两厢思域的操控可玩性。

其他配置方面,在美国市场各个版本中较受欢迎的“Sport版本”,带有7英寸触摸显示屏和8扬声器的多媒体系统,这一多媒体系统也可支持Apple?CarPlay以及Android?Auto。参考这一信息,想必在向来注重车机系统的中国市场,东风本田大概率会保留这一配置,并作出本地化的适配。

此外,广受好评的本田SENSING主动安全系统,无论在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会做到标配。

综合来看,两厢思域的量产在即,将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后续两厢、三厢将发挥各自的特长迎合不同的消费偏好,两者之间将形成有效的互补,在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的同时,实现强有力的双车战略。

由此,东风本田也将在价格体系上,对思域家族做出重新调整。不过,参考诸多海外市场的信息,路由社认为,两厢思域的价格,大概率会高于现款三厢轿车的价格。

比如在北美市场,“Sport版本”三厢轿车的价格为21,550美元,而两厢车型价格为22,850美元,后者比前者要多出1,300美元。而在日本市场,两者的价格差异也是如此:三厢轿车价格为2,761,000日元,而两厢版本则为2,948,000日元。

思域家族这样的定价策略,显然与国内市场两厢、三厢一个指导价的价格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异。究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三点。

其一,在许多JDM车迷心中,两厢思域才是思域车系的灵魂,它不仅在外观造型上更加接近思域Type-R,而且两厢版本也更加符合车迷对于性能小钢炮的想象。所以在车型溢价上,两厢思域显然要强于三厢车型,并且消费者也更愿意为偏好买单。

其二,相比于三厢轿车,两厢轿车就是思域的初始版本,也就是说,两厢思域继承了思域家族更多的初始基因,在定位上更为纯粹。而且,Type-R版本就脱胎于两厢思域,从很大程度而言,两厢思域在整体品质上要高于传统的三厢思域,承担着思域家族上承Type-R,下启三厢轿车的重任,由此也值得更高的定价。

其三,在全球市场,两厢思域的销量要弱于三厢轿车,因此在产品研发费用、模具费用等方面的分摊上,两厢思域单车要分摊到更多的费用。而且,在定位上,两厢思域在全球市场相比三厢轿车,要拥有更多丰富的配置。

之前,宝沃汽车的洗脑广告,“好就是贵,贵就是好”,引起了行业的群嘲。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好产品的支撑,“不合逻辑”的口号就如同寓言故事《我只要第三层》中的空中楼阁一样。

但是,对于两厢思域而言,有了产品力的支撑,“好就是贵,贵就是好”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广告词。

简单来说,多花上一点钱,你就能得到一台操控更好、品质更好、定位更为纯粹、配置更为丰富,而且更能“装”的两厢思域。

对于东风本田而言,对原版车型几乎毫无保留的引进,加上三厢版庞大用户基础带来的品牌号召力,不得不说下了一步妙棋。接下来,东风本田只需为两厢思域定一个高出三厢轿车的不太过分的售价,这款车就值得一个“年度爆款”的称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周评论精选:网友为手波思域立下赌注,吉利营销预算其实不高?

本田思域外观吊打同级别的其他车

本田思域十代也就是最新的一代,外观设计非常时尚运动,车身线条很流畅飘逸,前脸延续了进气口格栅的大面积镀铬装饰,镀铬条直接延伸到列阵LED大灯尾端,整个前脸非常锐气逼人,很符合整车运动飘逸的风格。掀背式的尾部设计更增添了运动感,使尾部线条更流畅自然,尾灯用牛角型设计,时尚感很强,是整车的亮点之一,提供了跟先锋跟尖锐的尾部视觉效果。思域十代推出了更多的外观颜色可供选择,这也受到很多年轻车主的关注,毕竟满街都是白色黑色的车,如果自己的车能别树一帜那当然是标榜个性的最好方式。

内饰方面在同级别车里表现中规中矩

在内饰方面思域的做工还是能过关的,在本田旗下的车型里是做工比较精细的,线条很突出,层次感较强,整体简约但很时尚,功能配置也是比较齐全,本田的最新科技功能应由尽有,但是大面积使用硬塑料材质是内饰的不足,从手感和质感上都表现欠佳,这是日本车企在中低端车型里常见的偷工减料的缺点,好在座椅是全皮包裹的,舒适感也不错,为内部舒适性挽回了不少优势。

动力方面是无可挑剔的

思域十代搭载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匹配的是本田很有名的cvt变速箱,cvt变速箱是经过很多车新考验的,在平顺性和借由性能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177马力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动力方面是非常强劲的。这两者的搭配在百公里加速时能达到8秒以内,在同级别的紧凑型运动轿车里是无可比拟的了,这也是让十代思域和本田车企非常骄傲。思域十代可谓是在运动感上下足了功夫,也是主打卖点,底盘调教非常靠谱,让人在操控上能跟踏实,前后都是独立悬挂,运动感的同时舒适性也是有保证的,所以思域在动力方面是无可挑剔的。

紧凑型轿车拥有中型轿车的空间感

前排空间件方面是思域的优势,无论是主驾驶还是副驾驶位在腿部空间头部空间都有很富裕的选择空间,后排的腿部空间也非常充足,后排头部空间明显相比前排要低很多,但也不影响正常的乘坐体验感。

思域一直都是注重操纵感和可改造性的,毕竟思域无论是做工还是设计,在同级别车里都是比较突出的,也是本田车系里唯一一款可改造型非常高的车,而最新版思域推出了原厂改装的性能版,增加了更多的运动元素,在动力和操作以及配置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升级。

思域是本田最畅销的车型之一

所有的车主一定都知道思域这款车,因为思域是本田最畅销的车型之一,思域是紧凑型轿车,不过受大环境影响这几年汽车行业大幅降价的情况下,思域价格依然坚挺没有太大的贬值,而且它还蝉联多年最畅销车型宝座。

大众凌渡汽车为什么可见度越来越低了?

这年头,最有才的不是作者,不是小编,而是多才多艺的网友。

又是每星期一度的网友精彩评论合辑,由于这周车坛发生了许多大事,这期的网友评论都相当有时效性,也有不少干货问题。如你也关心以下话题:

吉利与中航之间到底发生了啥?

手动挡思域到底有没有人买?

凯雷德也有人敢偷?

……等等

那就请看下去吧。

——

社长说:

吉利这种方式的营销还真不是抄别人,事实上敢这样玩的也只有吉利,除了这次与中航的侵权纠纷外,吉利此前还“碰瓷”中科院,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为旗下星越制造营销噱头,事后天文台直面指出吉利在中的杜撰行为。

不得不说吉利在营销上的激进程度,别的车企还真是望尘莫及。

——

社长说:

社长想展开下这个问题,电瓶车一般车身上的螺丝规格大概是M6口径,生产的扭矩标准大概是4.8级,抗拉强度为400兆帕左右,垂直承载力极限约为2.6吨。而汽车用的螺丝基本为M8和M10口径的,生产的扭矩标准大概是8.8级或10.9级(没有中间值,就是固定数字),一般来说这种级别的单颗螺丝承载10吨垂直力,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吉利确实有点对此“魔幻”宣传的意思。

只是超过4.8级以上的工业螺丝,都需要再次经过热处理,热处理的水平与实际垂直承载力极限挂钩,所以汽车厂商加工过后的8.8级/10.9级螺丝实际能不能达到级数性能,那得看汽车厂商的加工水平。如有说错,还请指正。

——

社长说:

兄弟说得确实在理,我们国内其实对虚宣传已有较为完善的定罪和处罚制度,奈何关于虚宣传的事情屡禁不止,尤其在汽车方面,轻则偷换概念或避重就轻,重则歪曲事实,总不能啥都指望类似315这样的重大节日曝光吧。但这类现象毫无疑问不会在短期内有较大逆转,所幸只是针对汽车,我们还是有不少用真实数据或积累用户反馈出发的媒体,这类媒体对大家认清or扫盲都势必有很大帮助。

——

社长说:

这里列清一下,吉利集团全资收购了沃尔沃不,但隶属吉利集团的“吉利汽车”确实无权直接使用沃尔沃的技术。只不过吉利当然也不是傻啊,如果不能用,那买沃尔沃回来干嘛呢,对吧。

吉利早期其实是有接受沃尔沃的部分技术转让,当中包括了博瑞用GMC平台技术。后期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CMA平台,都是二者共同研发,且知识产权归吉利集团所有,CMA平台也确确实实是有用在吉利汽车的产品上。总的来说,吉利汽车和沃尔沃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

——

社长说:

参考2019年的一些知名车企营销费用:大众1759亿、本田1065亿、马自达499亿、丰田154亿、吉利43亿。先不着急,不同于大众丰田这类全球市场汽车企业,吉利侧重中国市场,我们按总年销量/总营销费用的比值来看,吉利的营销费用其实并不算高,目前吉利主要针对产品、技术、品牌形象三方面做对应升级,其实整个营销策略相比于全球化企业来说相对简单一些。

——

社长说:

问题是兄弟,你在赞美宝马之前如没和人谈利益合作,那你的行为并不会为你带来利益啊。只是豪越挂靠运20,确确实实能在营销层面为这款车带来不同的宣传效果。

——

社长说:

2009年,中航确实与长安汽车进行了合并,双方按实际资产折算确定各自股比(长安与中航大约8:2),届时包括哈飞汽车、长安汽车、昌河汽车等汽车品牌都归于长安集团,只是后来昌河汽车并未能很好融入,并在2013年转投北汽,哈飞汽车也每况愈下,只有长安现在依然经营良好。到了2018年,长安汽车董事会与监事会中,中航工业人员席位确实已经先后退出长安汽车,当中肯定也包括股权转让,所以说现在的长安和中航其实关系就不大了。

——

社长说:

才疏学浅的社长恰好查了一下六鳌所在位置,原来是是位于漳州漳浦的六鳌镇!这里社长要吹一波漳州地区的海边旅游,位于漳州东南角的东山县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海边风景,下边附上一张社长在漳州市东山县金銮湾拍摄的照片。

而沿海再上数十公里的六鳌镇所产的六鳌紫菜,则是荣登过《舌尖上的中国》,六鳌半岛三面环海,东临台湾海峡,寒暖流交融,水深潮通,水质清澈,因此鳌紫菜都是属于深海紫菜,比较罕见!如果社长有机会再次到闽,一定要亲身一试。

——

社长说:

就拿本田2018年的销量数据为例,当年本田中国全年共计售出了约140万辆新车,但手动挡的比例大概只有2.8%,而思域又占了其中的13.6%,相当于2018年国内卖出了5300辆左右的手动思域,而同年思域的年销量是20万辆……这当中有多悬殊,不用社长形容了吧。

这里顺带po一个数据,2018年,全球统计里只有一款车的手动挡卖得比自动挡好,那就是马自达的MX-5,其余车型甚至包括丰田GT86/斯巴鲁BRZ,也是自动挡更畅销的。怎么说呢,这位兄弟说的没毛病,倒立拉稀的概率还是非常低的。

——

社长说:

骐达是个很神奇的存在,别看它10万元左右的实际售价,它却是一款车长将近4400mm的两厢车,而且轴距达到2700mm(与雷凌、K3相当),它并不与POLO、飞度这类小型车直接竞争,也不和雷凌、卡罗拉这类紧凑型车竞争,而是夹在中间。因此骐达是少见地同时满足“A级车的空间,不到合资A级车价格”的合资轿车产品。

——

社长说:

不否认宣传效果还是很成功的,但这……广告也要讲究广告法不是么?吉利汽车属于广告主的角色。根据广告法第33条规定,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或者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其书面同意。因此,吉利汽车作为广告主,原则上同样需要取得素材版权方的同意才可以使用该广告。

——

社长说:

哥们一看就是老车迷!确实在2010年左右再向前推算的时间里,凯雷德在美国的被盗率就是第一!一款$10万以上级别的全尺寸SUV常年被盗,你这让凯雷德车主们的脸往哪儿搁?尤其是买凯雷德的不是FBI等公务部门,就是黑帮大佬,但凡凯迪拉克想继续做他们生意,就不可能让这种事情继续。

终于在2013年左右,适逢凯雷德换代,凯迪拉克就顺带针对凯雷德进行了一系列防盗技术全面升级,这才让凯雷德终于不再位列于这个尴尬榜单之中。

有想上留言卡的社友们么?你懂怎么做的,给我们留言吧!各大平台都可以哦~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合车社立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这台6.6万起的自动挡SUV,不做广告都一堆人买?

因为有了本田思域,不仅价格相比凌渡更加便宜,配置与动力上也要优于凌渡,而且年轻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外观与内饰,思域还是要比凌渡更胜一筹。所以大众凌渡可见度越来越低。主要是大众将凌渡的宣传问题,这款车的定义是跑车,用的是先进的变速器。主要是打造出了一款高端跑车的感觉,但实际上,大众心里都知道,这种价位的车,也不会有太惊艳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大众的心里往往是冲着车的功能能去的。大众在给凌渡做广告的时候,有些丧心病狂的夸大其词。基本上是在宣传一个非常高端的汽车。在看了这样的广告后,想要买这款车的人也都是冲着轿跑车。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过,这也不能够怪大众凌渡,毕竟这种价格的车,不能指望着开出法拉利的感觉。所以是,这款车其实是很不错的,只要抱着什么样的价格买什么样的车的心态,就不会有落差。

实际上,凌渡这款车还是不错的,外观上面就比较时尚大气,车型很好看,尾后并不是有棱角的形状,从腰线再到弧线都很让人满意这就让车整体看起来有点可爱,适合年轻人选择。相较于同为紧凑型轿车的大众宝来、大众朗逸而言,大众凌渡流畅的车身线条处理,使其更加的运动而充满活力,这也是大众凌渡区别于大众其他紧凑型轿车的不同点。

现在问题就来了,按照凌度的定价,如果你看中品牌,要高,你可以选择豪华品牌奥迪A3;如果你看中配置,你可以购买速腾等高配车型;如果你看中空间,你可以购买一大把的合资品牌B级车,比如自家的迈腾,或者丰田凯美瑞等车型,与上述这些车型相比,凌渡的竞争力明显比较低。

思域Hatchback,能否撬开国内两厢车市场枷锁

多数人在选车时,通常会优先关注那些销量靠前且在广告营销中曝光量较大的车型,而曝光量相对不大的车型,即使销量靠前,一般人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这种现象是人之常情,毕竟从广告营销角度看,曝光量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对销量的帮助就越大。

然而,有些车虽然曝光量不足,在人们口中也相对不常被提起,但却不妨碍它们依旧热销,被识货之人收入囊中。那么这类车中到底有谁?它们又是如何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

来源:515汽车排行网

哈弗H6的名气在中国SUV市场如雷贯耳,多年来占据国内SUV销量第一的位置,在很多人心中H6甚至就代表了哈弗品牌。而同样是销量榜前十常客的哈弗M6,就不经常被人提起,有的人还傻傻分不清H6和M6,没听过M6并以为M6就是H6。

哈弗M6?指导价:6.60-8.20万

其实M6就是上一代H6,是与现款H6、H6?Coupe、H6运动版同堂销售的车子。为了与同为上一代H6打造而来的H6运动版作出区分,故改名M6,并对外观设计进行较明显的修改(我自己都绕晕了)。

在哈弗6字辈中,M6的定位是最低的,售价也是最低的,指导价6.60万起,若算上普遍2万以上的优惠,最低落地价才不到6万,想要自动挡就多加1万。虽然M6内饰设计老,配置不算高,知名度不如H6,但消费者在店里看车,看到M6和H6差不多大,还少花三四万,而且还是前后独立悬挂、自动挡、轴距2米68的紧凑型SUV,也难免心动。

此外,哈弗品牌在国内用户心中良好的口碑,也是M6热销的先决条件。毕竟在单一车型广告曝光量不大的前提下,品牌影响力和热销兄弟车型的带动作用就很重要了,而M6很明显就是沾了哈弗品牌和晚辈H6的光。消费者因为哈弗和H6出名而到店看车,无意中看到展厅的M6,其中一部分人就因为上一段说的原因而改变主意买M6了。

M6作为一款实际上已经售卖多年的老H6,其实才是H6这一车系的开山鼻祖,如今继续热销,也是在享受自己打下江山的红利,无可厚非。多年的售卖,长城也早把M6的研发成本回收得一干二净,可以说每卖一台M6,扣除生产成本后赚的都是纯利润,可谓利润奶牛。而这也是M6为何能卖的如此便宜的原因,就算再优惠个1万,照样不赔。

来源:515汽车排行网

上汽大众朗逸时常霸占国内轿车销量榜头牌位置,大家都很熟悉,可以说聊到大众车就必然提到朗逸,选A级车就肯定跳不过朗逸。而朗逸的姊妹车一汽-大众宝来,曝光量远没有这么高,也不常被人挂在嘴边,却不妨碍它闷声发大财。

说实话,宝来在中国的资历比朗逸要老多了,朗逸2008年上市,而宝来2001年就进入中国。且与一出生就是特供车的朗逸不同,宝来引入国产时,在海外推出才3年,在当年算是全球同步的新车,还完整引进了1.6L、1.8L、1.8T,甚至是1.9T柴油各种版本,并推出了搭载高尔夫GTI同款引擎的R性能版。

宝来?指导价:9.88-15.60万

全球同步+驾驶者之车称号+R性能版,种种噱头让宝来纵使后排空间表现不佳,却让国人看到了大众的诚意并记住了宝来这个名字。因此在换代车型速腾接老宝来的班,原本宝来的名字被现在特供的宝来继承后,人们对“宝来”二字的评价也是积极正面的。

但说现款宝来热销只是因为消费者看它爹的名声,那也不全对,转变为纯粹家用车的宝来有着和朗逸一样省心耐用、养护便利,没有明显短板。而且虽然二者三大件一样,但宝来很聪明地走了和朗逸不同的年轻化设计风格,能把那部分认可朗逸产品力,但却不喜欢朗逸略显“油腻”设计的用户一把抢过来。

现款宝来的热销,既有它爹名声的功劳,又有朗逸的“助攻”,又能靠自己的本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它就算没有太多的曝光量,在消费者心中也已占据一席之地,销量自然是不用愁的。

来源:515汽车排行网

捷途这牌子两三年前说出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啥,而近来这牌子的广告也不常见,但却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卖得遍地都是,今年2月份捷途X70的销量还挤到了第6名,捷途究竟是何方神圣?

捷途X70?指导价:6.99-12.29万

捷途是奇瑞旗下子品牌,定位比奇瑞低,主打入门市场,车型特色简单说就是卖得贼便宜,个头贼大,看起来贼高级。举个栗子,5座中型SUV捷途X70起步不到7万,而跟落地30万的汉兰达一个尺寸的捷途X90,7座版才8万出头,典型的皮薄馅儿又大,城里人都忍不住好奇去店里看两眼,更别说村里人了,看到都惊呆了,巴不得马上刷卡。

自主品牌大家一样是造车,捷途怎么就这么便宜?不赔本吗?还真不赔!捷途用的都是奇瑞现有的成熟技术和平台,X70和X90的底盘就和瑞虎8关系密切,引擎和变速箱也是照搬奇瑞的,可以说捷途的SUV就是“换壳”的瑞虎系列,研发中真正要花点钱的只有设计,研发投入少,定价便宜就不奇怪了。

不过这种套路也不全都是好处,这导致捷途与奇瑞的车型在动态静态表现上高度相似,丧失了自己独立的品牌调性和特色,显得比较“无聊”,感觉就是卖给那些买车完全拿来“用”而不是“开”的人。

但平心而论,捷途这种产品特色和营销策略,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还是很受落的,既避开了合资和一线自主品牌的竞争锋芒,又抓住了传统中国人喜欢以小搏大、低价捡漏的心理,就像菜市场晚上收摊贱卖扫货、商场5折大促销抢购时的场景一样,销量能不好就奇了怪了。

来源:515汽车排行网

现代为代表的韩系车,近年来声量最高的莫过于能在马力数字和零百加速时间上秒杀本田思域的菲斯塔了,但大家有所不知,每个月真正为北京现代贡献大部分销量和利润的却是领动这款曝光量很低、加速动力都不强的家用车。

领动?指导价:10.98-14.68万

领动其实是第六代伊兰特,也就是国产第三代老伊兰特的曾孙,只不过北京现代多代同堂的销售策略不能让每一款车都得到充分的曝光和宣传,因而大部分人对领动、悦动、朗动都是傻傻分不清。

领动既然能卖得好,自身肯定有两把刷子。其中一把刷子是安全性,在中保研正面碰撞测试中,领动乘员舱结构完好,A柱无明显变形,若不是参与测试的最低配款式因为没有侧气帘而在侧碰中失分,国产版领动就能和美版一样在IIHS中拿到全“优(G)”的成绩。但即便在安全配置上有所不足,国产领动强大的结构安全性还是必须承认的。

另一把刷子就是领动宽敞的后排空间,这点就需要大家亲自到店体验了,反正我的体验是,领动的后排乘坐感受不能说是同级车中最舒适,但绝对空间大小排到前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特别是纵向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优势明显。

因此领动可以说就是A级车中的扫地僧,你可以主观上看不起它,但你客观上必须承认,领动在家用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安全性和空间上表现优秀,还继承了韩系车一贯省心耐用的优点,实际销量并不算差。群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真正适合群众的好产品肯定会有人买,我只能说领动声量的不足,只能怪北京现代的营销策略了。

看完文章,相信大家都发现这些曝光量相对不高的热销车,其实都不是什么小众品牌小众车,基本上都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家买车别只盯着那些声量和曝光量很大的车来看,导致错过了某些同样优秀又适合自己的车子。买车多去不同品牌4S店逛逛,亲自体验试驾,说不定看着试着就遇到那款命中注定属于你的车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都说丰田车最可靠,到底可靠在哪里?

放眼全球汽车市场,欧洲消费者是两厢车最忠实的粉丝,诸如高尔夫、Polo、福克斯、嘉年华等车型,在欧洲市场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爆款车”,而欧洲消费者喜欢两厢车的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实用性;第二,驾驶乐趣。

我们不否认两厢车本身的魅力和存在价值,毕竟在早期国内也十分流行两厢车。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尤其是在“大车”文化的持续输出下,两厢车在国内的存在感逐渐降低,加之近几年A+级轿车和SUV市场的疯狂扩张,让原本就不大的两厢车市场遭到进一步挤压。

在不少人看来,两厢家轿的时代已经走向没落,但即便如此,本田依然坚持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极具话题性的两厢车——思域Hatchback,并且还比海外晚了四年,那么本田这么做的背后,其目的究竟为哪般?或许,我们还要从这款车本身说起。

外观,是思域Hatchback的“杀手锏”

2016年,本田推出了第十代思域,这一代车型在外形上与前两代车型都形成了明显区别,低矮流畅的溜背车身再配上运动化的外观,让人眼前一亮,本田设计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后尾箱和乘用空间很好“融合”到一起,使其看上去比市面上大多数同级三厢轿车都更具有两厢车的韵味。如此一来,第十代思域的运动感很容易凸显出来。

只不过,作为思域的旗舰车型,思域Type?R却用的是纯正的两厢造型,因此对于有些本田粉丝而言,三厢版思域无论怎么改都难以实现Type?R的视觉效果。

好在思域Hatchback的到来,很好弥补了粉丝心中的遗憾。

不得不说,外观是思域Hatchback最大的卖点之一,酷似Type?R的运动套件,即便你不是颜值党,但也依然会忍不住多看它几眼;而如果你是地道的本田粉,那思域Hatchback的外观就足以让你欣喜若狂了,甚至简单点儿,装个大尾翼,换套大尺寸轮圈,在外观上就和“信仰”无限接近了。

国内禁止非法改装,于是乎本田在推出思域Hatchback时也对它进行了一番原厂“改装”。加入运动包围、双尾翼、中置双出排气、后悬缩短130mm,优化底盘操控性以及推出高配手动挡车型,毫无疑问,思域Hatchback在外观上的吸引力远大于同级车型,并且你几乎不用怎么DIY,开在街上也能够赚到足够的回头率。

相比之下,思域Hatchback在内饰、动力方面的改变并不明显,因此可以说,新车最大的杀手锏,恰恰是它的外观。

强化市场IP属性,提升信仰值

众所周知,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体量是十分庞大的,整个2019年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累计销量超过155万辆,在日系合资品牌当中的表现可谓十分强势,然而在消费者关注度极高的紧凑级轿车市场,对于本田而言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丰田有全球车型卡罗拉、雷凌,日产有堪称销量担当的轩逸系列,大众就更不用说了,朗逸系列、速腾、宝来、凌渡、高尔夫,销量都不差。相比之下,本田支撑紧凑级轿车市场的主要还是思域,尽管凌派、享域的销量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它们在市场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方面,与思域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思域拥有48年的历史,且创造过许多的赛场神话,能在国内收割大批量的真爱粉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例如在去年,思域又一次创下新高,其单车年销量超23万辆,这足以证明它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本田为何要坚持推出思域Hatchback了。首先,思域Type?R在本田粉丝当中拥有极高的信仰,纵使平行进口车型的价格高达70万,也依然不缺市场,而两厢版思域又是最容易填满粉丝信仰,且价格更合理的选择。因此站在粉丝的角度而言,思域Hatchback带来的价值绝不亚于思域Type?R。

而满足粉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能借助粉丝的口碑效应于无形之中扩大思域的潜在用户,并对思域的销量起到促进效果。毕竟,在乔布斯时代,苹果设备的销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苹果的铁粉带动起来的。

其次,本田在国内推出两厢版思域,也有助于强化本田在家用轿车领域的运动化、技术领先、易改装等标签,进一步树立“思域”本身的IP属性,并扩大思域家族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

换言之,喜欢思域Hatchback的人肯定会买买买,而那些一开始被广告吸引过来,但却发现两厢版车型不适合家庭出行的人,也有极大概率会选择兼顾性更好的三厢版思域。而消费者最终无论是选择三厢版还是两厢版,对于本田来说都是不亏的买卖。

两厢车市场下行,但不影响思域Hatchback热销

在A+级轿车、紧凑级轿跑等车型尚未流行起来时,两厢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还是有目共睹的,例如高尔夫、福克斯、马自达3、标致307、骐达等均是市面上炙手可热的两厢家用车,甚至除了骐达之外,其余车型都清一色走起了运动化路线。从当时的市场表现来看,它们都算得上是成功的。

但要知道,国内消费者对于汽车大空间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加之同时期以BBA为代表的头部豪华品牌车型,为了迎合中国用户喜好纷纷对车身、轴距进行了加长后,一时间,长轴距、大空间便成为了豪华、气派、档次感的代名词。

在这种消费观念的推动下,近几年紧凑级轿车、SUV市场上也出现了加长版车型,而两厢车本身的优势就是灵活实用,因此空间方面自然难以与加长后的轿车相提并论,而更无奈的是,就连两厢车固有的实用性优势,也被同为掀背造型且空间更大的SUV所蚕食。

由此对两厢车市场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福克斯在鼎盛时期月销量高达3万多辆,如今却再无曾经的光环;高尔夫月销量基本能维持在1万辆左右,但与朗逸、速腾、宝来相比还是黯然失色。当然,还有不少曾经脍炙人口的两厢车型,也已经悄悄离开了市场。

深知局势不妙的马自达,干脆不在中国市场提供全新一代昂克赛拉两厢版,尽管一开始遭到了粉丝的痛批,但从目前的销量来看,全新一代昂克赛拉已然成为马自达在华的销量担当,而那些口口声声说引进昂克赛拉两厢版必买的“伪粉”,最终还是在入手三厢版之后,久违的说出了一句真香。

我们再回到思域Hatchback上,从目前国内的两厢车市场来看,唯一有实力叫板思域Hatchback的恐怕就只剩下高尔夫了。有人说,两厢版思域很可能会撼动高尔夫在国内两厢车领域的地位,但笔者认为,至少在现阶段思域Hatchback和高尔夫之间还难以构成竞争关系。

这是因为,思域和高尔夫的历史均超过45年,且各自都有着数量庞大的簇拥粉。换言之,高尔夫粉丝的信仰是GTI或者R,心里惦记的是全新第八代高尔夫,而思域粉丝的信仰是Type?R,即便买不起Type?R也不可能考虑高尔夫,因为思域Hatchback才是本田粉丝心中无限接近信仰的存在。

可以预见,在不久之后,大众高尔夫和本田思域Hatchback很可能会是国内两厢车领域销量最突出的两款车型,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它们早已不单单是一台普通的两厢车,而是德系与日系汽车文化的精神延续。至于谁的销量更胜一筹,就要看谁家为粉丝充的信仰值更多了。

结语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在国人用车观念的改变下,国内两厢车市场还会持续缩小,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思域Hatchback的销量,因为在思域Hatchback的潜在用户看来,两厢恰恰才是它真正的精髓与魅力所在,至于在国内什么样的消费者会去购买它,我想这其中必然会有不少颜值党的存在。

如果是你,会考虑外观更Type?R的思域Hatchback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雪佛兰科鲁兹对比本田思域哪个比较好?求大神帮助

日系车尤其丰田车稳定可靠没什么故障这是有目共睹的,德系小毛病多也是公开的秘密!

日系除了日常保养、更换易损件,其它部件十万公里内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车辆性能方面当然也就没那么好啦(越野车没买过也没开过不好评价,这里只说轿车)。

日系车只用稳定可靠经过市场考验的技术,技术更新都是慢慢更新,不像德系车那么激进,日系车好多技术比德系差好几代,比如刹车,德系车的大众2000年左右的车都不会点头,日系现在一刹还是磕个大头,高速制动效果差;再比如油门,德系车加油平顺,日系起步稍加油门就猛冲,很难控制(天天开会适应,经常换车会有明显感觉);还有电子控制系统,这本应该是日本人的强项,事实差德系十万八千里啊,遥控升降窗日系一般只能主门,德系是所有的门和天窗,雨刷随速随雨量调节,音量随速调节,下雨自动关天窗,能量回收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械和电控技术,还有鼎鼎大名的刹车优先系统早在第一代宝来就有了,丰田几年前还在美国闯那么大祸,上面所说个个都是差好几代,有些功能日系车现在有了,可德系是几年前甚至十斤年前就有实车应用了!

所以日系车尤其丰田,稳定可靠都是靠使用稳定落后技术实现,就和降低车身重量牺牲安全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德系是靠发动机技术和先进电控技术实现低油耗一个道理!

所以选车就要有所取舍,看自己想要什么。

注:本人有大众宝来一代,迈腾一代,奥迪A6L,沃尔沃S60,尼桑骐达,丰田凯美瑞,本田思域,雷诺科雷傲,宝马老五系,新五系,奔驰s,别克荣誉。奔驰质量和综合性能最好(一年内坏过一个尾箱锁),日系基本没有易损件以外的毛病,宝来和迈腾问题多点,但也是可以接受的小问题,宝马每年都有两三次维修,别克荣誉油耗高,一年几次小维修,A6L和沃尔沃一年多的新车除了保养还没什么问题。

除了加油正常保养,你感觉不到还有个东西需要你去操心。十年雅7,25w公里,除了加油正常保养,跟新车时候没有太大差别。7年10款指南者10w公里,各类异响,小零件的更换。国产普拉多27,1年4w公里,车太新公里数不够,跑几年再来说。

丰田系的可靠性更多体现在维修配件的便利和通用上。随便一个修车铺,上到lc下到威驰,基本上没有不会修的师傅,没有找不到的配件。就算是弄不了,好歹对付一下也能撑到维修点。

丰田系给车主的不是奢华,而是够用。稳定的机械部件,够用的电子设备。这些才是保证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基本条件。

丰田好,因为在国际市场上表现非常好,但是很多人说丰田国产就不行了,差很多,是这样吗?

国产丰田质量再差,也甩你们几条街啊!

你们是忘了被川藏线上的霸道支配的恐惧了吗?

还是忘了卡罗拉制霸销量榜的辉煌?

还是忘了肩上RPG的恐怖分子?

最后一张图。

纯粹德系拖来的!丰田现在技术远超大众了已经!混动技术独步天下!宝马拿几盘加银子买丰田的混动技术!丰田涡轮增压机不烧机油,双喷射全球首创,奥迪后来才用!发动机热效率百分之41全球最高!变速箱全部使用自家爱信6AT、8AT、雷克萨斯LS甚至10AT ,比大众DSG7速干式湿式可好了不是一点半点的!我在这乱喷!很明显就是德系拖来的,老百姓买车可靠耐用省心才是王道!我告诉大家家用选日系 9万以上就非常好了!土豪有钱可以买德系 坏了有钱去修!德系涡轮增压发动机缺点烧机油高温 优点也不突出了尤其奥迪EA888出了明的烧!变速箱靠运气! 优点铁皮厚、中国神车!

车就是电子产品的结合体,任何一款车都会出问题,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但这却是真理!

很多日系车销售和日系车主们都说日系车质量好,人嘛,都喜欢说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我们理解。

但日系车就不会出问题了吗?

卡罗拉的变速箱吹口哨,轩逸的发动机烧机油,不也是在16年上半年统统爆发了吗?所以说,你要把车当做是机械和电子设备的结合体来看,而不要过多掺杂进入个人的情绪。

至于日系车可能比美系或者是德系车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概率小,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日系车普遍配置偏低,没有那么多较新的电子设备,所以它出故障的概率也大幅度降低。就像根本就没有压缩机,又何来空调不制冷这一说?比如十来万的紧凑级合资车型,卡罗拉以外,没有标配esp的还有谁?日产轩逸嘛,是不是?

又比如老捷达或者是新捷达的最低配,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以外,还有啥大配件和先进 科技 ?它除了3大件可以坏以外,别的还能出什么故障?拿任何一款丰田车跟老捷达比的话,其使用寿命也不见得会比捷达高多少。

在全球范围内,丰田的销量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丰田这个品牌可靠性好的数据证明。

如果说丰田这个品牌 汽车 质量好,还是要从他们的 汽车 企业文化说起,稍微对丰田了解一些的朋友都知道,丰田企业内部实行的是 精细化管理 ,这也是很多企业向他们学习的。

精细化管理说白了就是一个一个萝卜一个坑,公司不养闲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而且质量都可以追溯到具体环节。

有了这个基础,然后就是口碑的宣传,我们来数一数, 丰田从当年入门合资的威驰再到花冠(卡罗拉),再到越野车的霸道和普拉多,都是响当当的名声 ,不仅仅是同级别销量高,而且保值率高, 汽车 故障率低。

为什么普拉多被称为“ 318进藏神 器”呢,就是这款车在稳定性方面好,发动机可以加注95号汽油,当然有92号的粗粮,他也能完全应付,这都对丰田这个品牌有很大的影响。

然后丰田还有更高端的车型品牌,也就是凌志,就是现在的雷克萨斯,可以和BBA直面竞争的车型。

连着老一代的花生眼锐志、12代的,还有上面说的雷克萨斯系列 ,发动机都是可以用到10几年,一点烧机油漏机油的问题都没有(当然,07年以前的日系车大排量自吸好多都烧机油,但是不严重),这就是可靠性的来源。

广告时间:丰田确实不错的车,可以购买。有关于开车用车安全驾驶,二手车检测评估的问题,来66号车坊找老杨,用心帮助您解决!

可靠在发动机的稳定性上,基本上丰田发动机每个配件都是有供应了几十年的工厂生产,质量非常稳定。但是丰田车操控性差,中国的一汽丰田皮薄。是中国的丰田车皮薄。美国的丰田车那可是正宗的美系车的基因。

1,可靠性只是结果,通俗地讲,和设计思想、测试方法、供应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员工培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丰田的精益管理、搞过管理的,应该很多人知道,全世界的企业都在学习,但是能够掌握的,能够理解的,关键是能够结合自己的企业贯彻执行的,寥寥无几,从这个层面来讲,和企业的文化密切相关!

3、我的理解: 丰田体系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改善,加个定语:持续改善

Roof:丰田屋的顶层定义了:Quality,cost,leadtime三个提供给客户的价值,那么更好的服务于这些价值的可谓改善,三者之间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相互牵制的有点像项目管理里面的TQC。而行业业务处于不同阶段,这三者的重要性可能是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

Pillar:支撑这三个客户价值的两大支柱是JIT和JIDOKA,我的理解是一个是“速度”一个是“精度”

JIT 说之为速度其实不完全正确,并非单一求所谓的“快”;但是快着实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快”对外的价值在于更及时、准时的相应了客户的需求,对于客户来说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库存,风险;对内的意义会更大,加快了公司所有资产的turn over(包含固定资产,库存,人力。。。

kaizen,持续改善的文化,是支撑上述东西不断优化,革新的文化基础

standard work,没标准没改善啊,没有标准的东西怎么改善

总结: 可靠性,是靠一套成熟的不断完善的系统并认真贯彻和落实得来的,说的玄乎一点,就是企业文化决定了产品的可靠性!

本人丰田r4三年跑了12万公里,质量没的说除了正常保养和刹车片,没动过一颗螺丝,本人做矿石生意,经常烂的一塌糊涂的路,12万公里不夸张说三万多非铺装路面,给我感觉稳定,有信心,有些认为过不去的你试了后用给你惊喜,丰田给我感觉耐用皮实,奢华的话就买雷克萨斯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般用车,跟豪华站不上边,但是耐用,省心没有车能比的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说丰田的车质量稳定,问题是现在的造车技术都很强,为什么丰田能够做到这么好的质量稳定性,德系美系车却不能呢?实际上,丰田的质量稳定,无它,不过使用的技术较为保守罢了。

我们先看一看丰田车型的特点,其实就能够明白丰田为何能够做到更好的质量稳定性。

1、旗下车型多为自吸车型,很少有涡轮增压车型,目前在国内生产的丰田车型,仅仅只有一款全系都是涡轮增压的车型,那就是汉兰达,其余的所有车型都有搭载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凯美瑞全系都是自然吸气,而卡罗拉、雷凌等车型,虽然有1.2T的发动机,但是也有自吸版本。

2、丰田没有一款车型使用了双离合变速箱,一款都没有,在排放政策愈发严苛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丰田不是马自达这样的小厂,它的车型分布更广。

3、丰田对于新技术的应用非常保守,比如说车机系统,丰田的工程师曾经透露,之前丰田曾经论证是否要在旗下车型增加一项车联网的功能,但是论证了很久因为可能存在的车机卡顿问题放弃了。可见丰田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有多么的谨慎。

丰田这样做,首先是保证了三大件方面的稳定性,无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双离合变速箱,即使发展到今日,它的稳定性依然比不上自吸发动机和其他变速箱。而丰田在主力车型上坚持使用自吸发动机,保证了在三大件上,丰田车型的可靠性更好。另外,在车机系统等电子元器件方面的保守,也保证了丰田车型车身电器部件出问题的概率更小。

但是这样做,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丰田车型的动力和燃油经济性,都比不上大众,加速能力几乎是同级别最差的,而车机系统也是出了名的落后难用,在2021年的今天,丰田大多数车型居然连CARPLAY都没有,更别提车联网了。

除了在技术应用上的保守以外,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丰田都会更多的考虑质量稳定性。丰田在生产过程中的品控,也的确做的更好,就比如说丰田的精益生产。

在丰田生产系统中,最重要之处在于一旦发生小故障等问题,就停止生产线运转。但如果是在美国,一旦停止生产线的工作,就毫无例外地要被解雇,因为工人没有被授予可以停上生产线的权力。这就是两国在文化上的不同,反映到生产中,就会带来些许的差异。

其实,也没有必要神话丰田的品质,一方面,丰田为了更高的质量稳定性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另一方面,丰田的车也不是不会出问题,只不过出问题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反映到百车故障数上低一点而已。买车最重要的还是弄明白自己最需要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应该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日本车到底行不行,我想买本田思域。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下。

对于运动型车来说,可以没有精致的内饰和安逸的乘坐空间,但是一定不能没有性格狂躁的发动机和夸张的外形设计。 在竞争激烈家用运动紧凑型车阵营中,每款车是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赢得应有的市场份额呢? 来试试本期试驾主角科鲁兹和新思域,新上市不久的它们在外形、操控和动力上,都将颠覆你的想象。 科鲁兹 操控未来 距离科鲁兹正式抵厦,已经半个月了。可能因为期待太久,拿到钥匙,记者就迫不及待开车上路了。车子刚拐出滨北汽车城,就能感受到眼角一阵阵炽热的目光———当然都是冲着这辆红色科鲁兹去的。 “雕塑感”是对科鲁兹外观的第一印象。科鲁兹的车身线条设计富有力量感,微微凸起的发动机舱和两侧腰线浑然天成,上扬的设计使科鲁兹即使在静止状态也呼之欲出。 记者试驾的这款1.8L科鲁兹,其发动机颇受消费者关注。因此,记者在试驾别尝试其动力性能。轻点油门,可以感受到迅速反应。科鲁兹1.8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达到了105kw和177Nm,升功率高58kw/.L,由于科鲁兹用了电子油门,起步时油门反应会比较慢,当转动速达到3800转的时候,加速非常优秀。 由于是实际路面试驾,记者尝试在人少的地方快速过弯,尽管速度不高,但科鲁兹扎实的悬架可以让人领略急速过弯的优异表现。科鲁兹车身整体感强,转向精准。握着手感上乘的方向盘,驾驶科鲁兹有种指哪打哪的快感。 试驾归来,记者对科鲁兹的座椅印象深刻,双色座椅座椅腰部包裹得很到位,颇有些跑车的风范。科鲁兹的内饰风格也奔着运动而去,代表科技感的大面积银色与黑色材料的搭配,强调驾驶舱的感觉。中央区域的“V”型线条巧妙地将功能区域加以衬托,下方空调区的设计方案清晰易懂,对于一款家用轿车来说上手不难。 新思域 驾驭人生 今年年初上市的09新思域,是CIVIC思域生命周期中的一次中期改款。作为一款定位相对年轻化的中级车,思域在车身的外观设计上更注重时尚和活力,整体风格较老款感觉硬朗不少。 记者对照厂家给出的12处改动一一观察,发现大多数都是外观和内饰的改变。其中,前脸的改变算是最为明显的。原本与下格栅一体的雾灯被重新分割为3部分的下格栅独立出来,前保险杠的线条更加硬朗。尾部方面也做出了3处改动。后车灯的转向灯罩也与前灯统一风格由原来的**变成透明。 此外,新思域高配版车型新增16英寸10辐辏铝合金轮毂,与老思域的平板造型和亲民性格迥异。 当车辆驶上环岛路,本田一贯的出色操控性能迅速彰显出来。虽然是前驱车型,也同样拥有精确的转向。方向盘很轻盈,回馈力度细腻。前麦弗逊后双横臂的全独立悬挂设定对于操控性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与老款相比新思域一大变化是在高配版本上配备了换挡拨片。加入拨片换挡的更大意义在于,将这款普通的纯自动变速箱升级为手自一体。这套手动模式的换挡速度比一般的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手动模式的换挡速度要快很多。 此次全新更新的全黑内饰,配上红色车身,很契合“人生需要一点红”的广告语,不仅使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还提升思域的动感和品味。值得一提的是,思域的BOSS音响立体感很强,对于音乐敏感的车主一上车就能够发觉,尤其在新思域对降噪上下工夫之后,音质的饱满更容易突显。 补充: 思域在国内的紧凑级家轿市场中,有非常大的保有量,从这也能看出这款车在中国有多成功。科鲁兹在上市以后,虽然褒贬不一,不过过去这几个月的销量也是一路向上,月销量已经逼近万台。很多网友也关注这两款车,要在这两款车中作出选择。 外形:科鲁兹饱满,思域凌厉 由于科鲁兹的全新车型,全新平台的产物,所以整车外形也都是全新设计。整车造型十分饱满,雪佛兰新的盾型进气格栅,搭配金领结标和上挑的前大灯,组成了科鲁兹的前脸,上挑的大灯看上去非常凶悍。科鲁兹整车体积4598/17/1477mm,2680mm的轴距在同级别车中也不算短。这样的造型也使得车内的乘坐空间比较宽裕。 思域在09年进行了小改款,主要在外形上有了一些修改。全新前杠及格栅设计,让思域本比较圆滑的造型变的凌厉了许多。思域的车身体积为4500×1755×1450mm,轴距2700mm,内部空间与科鲁兹相比,后排的腿部空间会更充裕一些。 配置:高配车型科鲁兹占优 关注科鲁兹的朋友,大多都会主要选择1.6L的车型,动力够用,性价比也足够。除了最低的SL车型在配置上稍显寒酸之外,其他两种配置都很不错,SE车型就具有电动天窗,16寸合金轮毂,205/60R16轮胎,四气囊,倒车雷达,织物座椅。而1.8L顶配SX车型还带有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真皮内饰座椅,4方向可调真皮多功能方向盘,自动空调,电动加热座椅,DVD影音导航系统,在同级别车中配置也是很豪华的,对得起将近15万的售价。 思域在内饰上的做工非常细腻,而其以驾驶员为中心的中控布局,类似飞机驾驶舱的驾驶感受,漂亮的双层仪表盘,这些东西都非常吸引人。配置上,思域虽然也很全面,不过在高配车型的比较中,思域的配置就不是科鲁兹的对手了,没有导航,无钥匙启动等吸引人眼球的电装配置,也让思域的高配车型在市场也一直没有太好的表现。 动力:1.6L科鲁兹主流,思域1.8L排量低油耗 科鲁兹用了1.6L 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最大功率86kw/6000rpM,最高扭矩150nM/3800rpm,而1.8L车型最大功率105kw/6200rpm,最大扭矩177nm/3800rpm,在市区和高速情况下都有不错的表现,而且其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也很有优势。 思域的1.8L I-VTEC发动机,“1.8L发动机,1.6L的油耗,2.0L的动力”是对这款发动机最好的评价,103kw/6300rpm的最大功率,174nm/4300rpm的最大扭矩,让思域在同级别车的竞争中,动力方面一直不落下风。而其超低的油耗,也是众多车友选择这款车的重要一点。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高配车型中还增加了换档拨片。 科鲁兹和思域都是非常吸引人的紧凑级家轿。思域凭借出色的内饰设计,经济的油耗表现,已经在国内大卖了多年,而科鲁兹全欧洲车的平台,出色的配置,让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偏向这款新车。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两款车都能接受的前提下,更新的科鲁兹也许会更吸引更多消费者。

内行人是不会买日本车的。

特别的车造给特别的中国人,是日本在华汽车投资企业内部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日本的企业的确很聪明,特别是在材料应用和材料寿命计算的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这也保证了日本的企业能在世界各地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日本在华的汽车企业是如何制造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人的.

一. 发动机配制.为了降低成本,日本车的发动机一般用规格在2.4以下,这些全部是直列四缸的.典型的是丰田嘉美2.4,广本2.4.这几款车的价格都要比用了V6发动机的汽车要贵很多.特别是丰田嘉美,直列四缸的发动机竟然卖到了34万元.比用了V6发动机的帕萨特2.8,别克君威2.5V6, 蒙的欧2.7V6还要高出很多.要知道,日本的发动机制造技术的确不错,直列四缸的发动机敢于和V型6缸的发动机拼比.但再好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输出功率上.仅仅是峰值接近V6的发动机而已.但制造成本要低很多,发动机本身的输出功率要低,但噪音度要高很多,完全靠车体密封来***噪音.

二. 刹车系统配置.

毫无疑问,最好的刹车系统都用碟刹技术.现在一般的汽车都用前后四轮碟刹系统,配备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这是事关安全的重要部件.很遗憾的是所有日本品牌的车,价格在17万元以下的,包括22万元的广本2.0,都是用的前轮碟刹系统,后轮鼓刹系统的配置.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相比之下,连大众普桑99款,都是四轮碟刹系统的.由于日本车用的是前轮碟刹后轮鼓刹的配置,就不可能用四轮独立悬挂系统.所以在乘坐舒适性上普遍比较差,但成本却很低.

不是四轮独立悬挂的车具体如下:广本2.0,前轮交叉式独立悬挂,后轮在说明书上没有交代,尼桑阳光2.0,价格18万元,前轮碟刹,独立悬挂,后轮鼓刹配置,直接挂在一根杠子上,同样的车型还包括尼桑颐达,威驰,飞度,马自达的普利马,福美来,花冠. 是四轮独立悬挂,四轮碟刹系统配置的车:高尔夫,POLO,宝来, 揭达,毕加索,凯越,FOCUS,就更不用说比这些好要高档的非日系车了.几乎除了日系的车以外,没有其他国家的车会用如此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三. 底盘和安全.

随便对比一下相同排量的汽车,各位会发现,所有日本的车重量都比较轻.在所有20万元以下的日本车,都没有侧面的防撞杠,底盘和车身都没有加强筋.仅仅算是广本2.4的还有一点良心,车身里面加了加强筋.包括马6,侧面都没有加强筋,那么要那么多的安全气囊有什么用.到时候打开只会将人憋死.由于日本车普遍用塑料件做车体,发动机的重量明显要大,所以没有办法,只好在底盘的后部加一个压重杆来平衡车的前后重量平衡.所有的日本在华销售的车,前后重量配比都为仅仅及格的5.6:4.4. 而德国的车,美国的车几乎都是标准的5:5.

四. 车体的内部.

所有的日本车的外表油漆都很漂亮,但外表一层下面直接就是没有经过电镀的金属,仅仅是一层表面很薄的漆.在金属板对着里面的面,仅仅是简单的一层喷漆来防锈处理.对比价格还要便宜的高尔夫和POLO,人家的钢板都用两层镀锌,空腔注蜡的技术来防锈,绝不欺骗消费者.

日本车的外表做的很漂亮,内部电子产品的配置也不错.但对于驾驶来讲,开车的目的是要到达,同时要保证安全.日本车的保险杠的强度都要小于发动机支架的强度,发动机支架的强度都要小于驾驶仓的强度,驾驶仓本来就不如欧美的车子强度好,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发动机不会撞进驾驶仓.以损坏保险杠,发动机来吸收撞击的能量.所以日本车一旦遇到撞击,维修费用往往高的惊人. 日本车真的省油吗?回答是否定的.以广本2.4为例,市区驾驶仍然要花费12-13公升/100公里,长途驾驶也需要7-8公升/100公里.几乎和君威2.5,帕萨特2.8处于同一个等级.可是一个直列四缸发动机的车子,价格竟然比君威2.5V6发动机的还要贵.而油耗相差不多.但日本车的维修费用和车价本身就高,就算省了一点油,也远远不足以弥补维修费用和车价.

应该承认,日本人是玩弄市场的高手,他们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同时也知道中国的消费者是第一次买车,并不知道如何选择一款好车.但中国消费者醒悟的时候,他们又会设计制造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市场.试问,日本人敢于不顾自己的公司名誉,用低档配置的车,不顾消费者的安全在欧美市场销售吗?要知道,欧美人一般都懂车,同时欧美的法律也非常严谨,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只要事关质量问题,所有的赔偿责任都在制造商一边.试想,如果杭州广本中间断裂发生在德国或美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可能当事人,销售商都要进监狱,更不用说制造商了.所以在欧美市场,日本车的质量就不敢马虎.

写这些是因为我完全处于气愤,没有为其他企业做广告的意思.我本人是一个企业家,有过好几次买车的经历,愿意以这些经历告诉想购买车辆的人.同时也是提醒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请别拿中国人当傻瓜.

附件是同样的汽车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对比:

1. 丰田2.4标准配置:美国市场$2万,中国RMB34万

2. 本田奥得塞,美国市场(电动自动门,车体明显大于国内的款)$2.3万,中国市场RMB24万.

3. 尼桑风度:德国市场,2.3万欧元. 中国市场RMB33万.

4. 现代索那塔最高配置,韩国市场价和RMB12万,中国市场RMB19万.

5. 高尔夫1.8AT(德国没有1.6)1.85万欧元,中国市场价RMB16.5万元.

6. 别克君威2.5V6.美国市场价格$2.45万,中国市场价格RMB23.5万. 几乎所有的德国和美国的车的价格,中国市场的价格和生产国本土的价格区别不大.质量有差距,但不大,安全性是一样的.他们没有生产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人.